晚上看一个节目,提到一句话,“做事先做人,学艺先学德”,深以为然。

这句话没什么新鲜的,所以我也把它放到了“再说老话”的标签下。但是近一年以来,每每晚上回家走在必经的小巷上,头脑中都会浮现出这句话 —— “做事先做人”。也许是因为自己总是社交紧张的缘故,每次参加完各种活动都会想很多。当听多了,也说多了各种诸如我们是“做商业模式的”, “我们是做细分市场的“,”我们是做行业整合的“等等”做法”,我不禁要一次次在各种声音之中反复提醒自己,无论做什么,先做好人。而我自己在此的理解核心在两点:1. 尽量避免占有的欲望;2. 寻找并守护自己的底线。

占有欲也许人人都会有,若控制不好,却也可能是各种不快的缘由。家庭之间,过分的占有感很可能就会突破最后那层个体独立的防线,引起似乎难以解释的不满。而那句大家所熟悉的“我是为你好”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“我”过多的要求了对对方的所有权吧。而在商业行为上,我自己也在不断的反省,从开始的小心谨慎,生怕吃亏,逐渐开始寻求开放合作。而在必要的时候,甚至可以选择自己吃点亏,只要能实现既定的目标。这么做的好处,一来是真的能把事情快速的做成,二来,更重要的是,让自己的精力不要花费在患得患失,而是集中在更重要的事情上。另一方面,淡化占有的欲望,可以让我从一个更加客观的角度,或者是定量的角度来进行理性的决策,所谓“当局者迷”,脱离了“视如己出”的想法,便能从局外审视局势。

而第一条引起的冷淡需要时刻用第二条来弥补。最难的是发现自己的底线,或者说最终的目标。在创业的过程中,会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在环绕。而没有太多经验的自己如同盲人摸象,各方的声音在不断地描绘眼前这个巨兽的某一部分。我自己需要的就是在这个信息不全的设定下,寻找问题的最优解。方法一是去听从更多的意见,获取更多的观点,二是从不同的观点中间去梳理其背后的逻辑以及观点之间的关联。当然另一个难点就是,所谓的最优解应该是全局的,所以在时间尺度上,我也应该避免片面的判断而局限在局部的最优解当中。一旦找到了这个目标,就需要在各种诱惑之中去坚持。犹如小马过河,听了很多,该试试的还是应该去试试。

所以我理解的如何在创业过程中先”做好人“,两点结合起来:寻找合适的目标及其描述方式,对于目标大胆尝试,但切忌老想着”我这个想法独一无二“,避免在过分的自赏下丧失了基本的客观判断力。


原创文章如转载,请注明出处”“本文首发于blog.infplus.top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