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所有系列的开篇,所以写些什么呢?开始之前先让我们看一道行为测试题吧:

你有这么一箱水果,已经放了一个月了,今天才想起来。一看发现,水果里的大半已经快坏掉了,剩下的情况也不容乐观。那么现在有两个选择(当然我们是节约的):

1. 吃掉快坏掉的。这样所有的水果都可以不扔掉,但是可能未来一周,你都得吃这种介于好与坏之间的食物了。因为等到第二天,那些今天已经不容乐观的水果,也会变得更糟。
2. 先吃好的。这样难免今天已经快坏的水果明天就要被丢掉了,但是至少口味可以保证。

你会选哪一个呢?

这是心理学家菲克.泰斯特的一个知名实验设计,结果简单说来是这样:据测试结果统计,选择第一个方式的受试者通常对于现状有更强的忍受力,对于感情也更为执着。但是由于可能过于珍惜所有自己曾经拥有的东西,而无法真正在个人需求上达到顶峰,而永远怀有对于未能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的遗憾。对于后者,有更强烈的决断力,但是有可能因为冲动而错过机会。谁知道快坏的水果其实内在还是很美的呢?

然而,今天我想说的是,编造一道看起来还有点样子的测试文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情。为了让这道测试题看起来更加的真实,编撰的人还可以加入时间,地点,样本案例等详细信息。而大多数人,在转发和求证之间,我猜测可能更偏向于前者吧,只要你看起来还有那么一点道理。

所以,从这篇文章以后,我真心希望就让我们是一桌狼人杀的玩家,对于我之后任何的讨论(写故事的文章除外),大家一定从纯粹逻辑的角度出发,我们一起去讨论事件背后的因果和关联,不要去相信任何权威或者道理的引用。也鉴于此,这里拒绝任何无理的评论。

仅此作为开篇吧。后面会慢慢写。